真空上料机作为自动化物料输送设备,其核心部件(如真空泵、过滤器、输送管道、阀门等)的状态直接影响运行稳定性。停用期间若保养不当,易出现部件锈蚀、物料残留结块、密封件老化等问题,不仅会缩短设备寿命,还可能导致重启后输送效率下降、物料污染甚至设备故障。以下从停用保养和重启操作两方面,明确关键注意事项,确保设备长期处于可靠待机状态。
一、停用期间的核心保养要点
停用保养需围绕“清洁、防护、检查、防潮” 四大核心,根据停用时长(短期停用:1-15天;长期停用:15天以上)调整保养强度,重点避免物料残留引发的堵塞、腐蚀,以及环境因素导致的部件老化。
(一)彻底清洁:消除物料残留隐患
物料残留是停用期间真空上料机故障的主要诱因,尤其是输送面粉、奶粉、化工粉体等易吸潮、易结块的物料后,必须进行全系统清洁:
先切断设备总电源和气源(若为气动控制型),拆卸可拆卸部件(如吸料嘴、料斗、过滤器滤芯、卸料阀),用压缩空气(压力控制在0.4-0.6MPa)吹扫部件表面及内部缝隙,去除附着的浮尘和颗粒;对于黏性物料(如淀粉、树脂粉),可用温水(≤40℃,避免高温损坏密封件)配合中性清洁剂浸泡清洗,再用清水冲洗干净,最后自然晾干或用洁净压缩空气吹干,确保无水分残留。
针对不可拆卸的输送管道,通过反向通气(从出料端向进料端通入压缩空气)吹扫管道内壁,必要时可将管道一端封堵,注入适量清洁溶剂(与物料兼容,避免腐蚀管道),静置10-15分钟后排出,再用压缩空气吹干,防止溶剂残留影响后续物料纯度。
清洁真空泵(核心动力部件):若为油式真空泵,需排放旧真空泵油(停用超过30天必须更换),加入新的专用真空泵油至规定液位;若为无油真空泵,用干布擦拭泵体内部,清除积尘,避免灰尘进入转子间隙影响密封性。
(二)部件防护:延缓老化与锈蚀
根据设备材质和停用环境,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,重点保护金属部件和密封件:
金属部件(如料斗支架、管道接口、阀门阀芯):若停用环境湿度较大(相对湿度>60%),需用防锈剂(如脱水防锈油)均匀涂抹表面,形成保护膜;对于精密部件(如传感器、压力开关),需用防水防尘罩覆盖,避免潮气侵入导致电路故障。
密封件(如O型圈、密封圈):属于易损件,长期受压易变形,停用前需松开相关紧固件(如料斗法兰螺栓、过滤器端盖),解除密封件的压力;若停用超过3个月,建议更换新的密封件,避免老化后重启时出现漏气、漏料问题。
电气系统:关闭控制柜总开关,拔掉电源插头,用干燥的防尘布覆盖控制柜,防止灰尘堆积;定期(每15天)打开控制柜通风30分钟,避免柜内潮气凝结损坏电路板。
(三)存放环境:控制温湿度与避免外力干扰
设备存放环境直接影响保养效果,需满足“干燥、通风、避光、无震动”的要求:
温度控制在5-35℃,相对湿度≤60%,避免阳光直射(防止塑料部件老化、橡胶密封件龟裂);远离水源、蒸汽源及腐蚀性气体(如厨房的油烟、化工车间的酸碱雾气),必要时在存放区域放置干燥剂(如硅胶干燥剂、生石灰包),并定期更换。
设备需平稳放置在水平地面上,避免倾斜或受压(如禁止在设备上堆放重物),防止输送管道变形、料斗错位;对于可移动的上料机,需锁定万向轮,避免意外滑动导致部件碰撞损坏。
二、重启前的检查与操作规范
重启时需循序渐进,通过“全面检查 — 空载测试 — 负载运行”三步,排除潜在问题,确保设备安全稳定启动。
(一)重启前的全面检查
机械部件:拆除所有防护措施(如防尘罩、防锈剂涂层),用干布擦拭金属部件表面,去除防锈剂;检查可拆卸部件(吸料嘴、滤芯、卸料阀)是否安装到位,紧固件是否拧紧,避免松动导致运行时异响或脱落;转动阀门手柄、输送管道接头,确认无卡滞现象,若有卡顿,需加注少量润滑剂(如食品级润滑油,针对接触食品的部件)。
电气系统:打开控制柜,检查内部线路是否松动、老化,端子排是否有锈蚀,若发现线路破损,需及时更换;插上电源插头,打开总开关,测试指示灯、按钮、传感器等是否正常工作(如按下“启动”按钮,真空泵应能正常启动,压力显示仪表应无异常波动)。
真空系统:启动真空泵(空载状态),观察真空表读数是否达到规定范围(通常为-0.06至-0.08MPa),若真空度不足,需检查管道接口是否漏气、过滤器是否堵塞(可拆下滤芯检查,若有堵塞需清洗或更换)、真空泵油液位是否正常(油式真空泵)。
(二)空载测试:验证设备运行稳定性
空载测试是排除机械故障的关键步骤,需持续运行10-15分钟,重点观察以下指标:
运行声音:真空泵、电机、卸料阀等部件运行时应无异常噪音(如刺耳的摩擦声、周期性的撞击声),若有异响,需立即停机检查,可能原因包括:轴承缺油、部件松动、管道错位等。
真空度稳定性:空载状态下,真空表读数应保持稳定,无明显波动(波动范围≤±0.005MPa),若真空度持续下降,需逐一排查泄漏点(可在管道接口处涂抹肥皂水,观察是否产生气泡)。
动作协调性:测试吸料、卸料循环(手动控制模式下),确认吸料嘴开合顺畅、卸料阀启闭及时,无卡滞或延迟现象,若动作异常,需检查气动系统(气压是否达标)或电机控制线路。
(三)负载运行:逐步恢复正常输送
空载测试无异常后,方可进行负载运行,避免直接满负荷启动导致设备过载:
首次投料时,物料投放量控制在额定输送量的50%,观察物料输送是否顺畅,有无堵塞(如管道内物料滞留、料斗下料缓慢),若出现堵塞,需停机清理,检查吸料嘴是否对准物料、管道是否有弯折,调整后再试。
运行30分钟后,再次检查各部件状态:真空泵温度是否正常(油式真空泵油温不超过65℃,无油真空泵机壳温度不超过70℃)、密封处是否有漏料漏气、电气控制柜内有无异味(如烧焦味,防止电机过载)。
逐步增加物料投放量至额定值,持续运行1-2小时,确认设备输送效率、真空度、噪音等指标均符合要求后,方可转入正常生产使用。
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停用保养与重启规范,可有效降低真空上料机的故障率,延长设备使用寿命,同时保障物料输送的稳定性与安全性,尤其适用于食品、医药、化工等对设备清洁度和运行可靠性要求较高的行业。
本文来源于南京寿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官网 http://www.shouwangjx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