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空上料机的真空系统是物料输送的核心动力源,其故障会直接导致上料中断或效率下降。故障排除需结合系统结构(如真空泵、管路、阀门、过滤器等)和运行现象,按逻辑逐步排查,具体可从以下几类常见问题入手:
一、真空度不足或无法建立真空
这是真空系统常见的故障,多与泄漏、动力源异常或气流阻塞相关。
泄漏排查:先检查真空上料机的管路连接部位(如法兰、接头、阀门接口),观察密封件(密封圈、垫片)是否老化、破损或安装错位,若发现缝隙可重新紧固或更换密封件;其次检查真空泵本身的密封性,如泵体与电机连接处是否漏气,或真空泵的进气阀、排气阀是否磨损导致关闭不严,需及时修复或更换阀门组件。
真空泵异常:若真空泵运行声音异常(如异响、振动过大)或无法启动,可能是电机故障(如接线松动、过载保护触发)、泵内润滑油不足或变质(需补充或更换同型号润滑油),或泵腔内部零件磨损(如叶片、转子间隙过大),此时需拆解检查并更换磨损部件。
气流阻塞:过滤器是易堵塞的关键部件,若物料粉尘过多或潮湿结块,会导致过滤器滤芯堵塞,阻碍气流流通,需拆卸过滤器并清理(如压缩空气反吹、水洗晾干),严重时直接更换滤芯;此外,管路内若有物料堆积(如弯头处),也会造成气路不畅,可通过敲击管路或拆开清理排除堵塞。
二、真空度波动或下降过快
此类故障多与系统动态平衡被打破有关,需从负载变化和部件稳定性排查。
物料输送异常:若输送的物料颗粒过大、粘性过高,或上料量突然增加,会导致吸料口阻力骤升,使真空系统负载过大,真空度波动。此时需调整物料状态(如破碎、干燥),或降低上料频率,避免管路瞬间阻塞;若吸料口阀门(如气动阀)开关不灵活,导致物料间歇性堵塞,需检查阀门气缸或电磁阀是否故障,确保阀门动作顺畅。
管路或阀门泄漏:长期使用真空上料机后,管路可能因振动、腐蚀出现细微裂缝,尤其是焊接或弯曲部位,需用肥皂水涂抹可疑区域,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以定位漏点并修补;对于手动或自动阀门,若阀芯磨损或卡滞导致关闭不全,会造成持续漏气,需拆解研磨阀芯或更换阀门。
真空泵性能衰减:真空泵长期运行后,可能因叶片磨损、排气过滤器堵塞(导致排气阻力增大)或散热不良(电机过热影响转速),使抽气效率下降。可通过测量真空泵的抽气速率(与额定值对比)判断性能,必要时清洁排气过滤器、检修散热风扇,或更换核心部件恢复性能。
三、真空系统停机后真空度保持不住
这说明系统存在持续性泄漏,需重点检查静态密封性能。
单向阀故障:真空系统通常设有单向阀(防止停机后气流倒流),若单向阀阀芯密封面磨损或被异物卡住,会导致阀门无法完全闭合,使外界空气倒灌,需拆卸单向阀清理阀芯,并研磨密封面以确保密封严密。
储料仓或料斗泄漏:若真空上料机的储料仓盖板密封不良(如密封圈老化、盖板变形),或料仓与管路的连接法兰松动,会导致停机后空气从仓体渗入,需检查仓体密封结构并重新密封;对于带有气动卸料阀的储料仓,若卸料阀关闭不严,也会造成漏气,需调整阀门气缸行程或更换密封垫。
四、故障排除后的验证
排除故障后,需进行空载和负载测试:空载时启动系统,观察真空表是否能达到额定真空度且稳定(如-0.06~-0.08MPa,具体依设备型号而定);负载时模拟实际输送物料,持续运行30分钟以上,确认真空度无明显波动、上料效率稳定,且停机后真空度在10分钟内下降不超过 5%,即可判定故障已排除。日常操作中,建议定期(如每周)清洁过滤器、检查密封件,每月检测真空泵性能,以减少故障发生率。
本文来源于南京寿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官网 http://www.shouwangjx.com/